万相之王

487.县里要筹办水产技校

7个月前 作者: 全金属弹壳
487.县里要筹办水产技校

各方领导反复强调了委培、代培工作的严谨性之后,沪都的领导们开始退场,高云这边忽然抛出了一个新话题:

“大中专生定向招生和委培工作的讨论先到此为止,我接下来要说一件事,嗯,我跟你们说,我知道你们心思,你们是不是想暗地里找关系送自己家孩子去沪都?”

“想都别想!”

“不过你们要是真想让自家孩子有前途,那我这里倒是有一条路,一条新路子。”

“怎么回事呢?考虑到咱们福海是传统渔场,国家觉得在咱们这里便于学习海洋渔业知识,能就地建立实践基地,所以决定在咱们县里投建一所水产技校!”

这话跟个炸弹一样扔进了人群。

所有人都没提前得到口风,听说县里要新建一所水产学校便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咱们县里要建起一所技工学校?什么学历?”

“太好了,这可太好了,高领导是什么意思?这个技校有操作空间?咱可以送孩子进去念书?”

“不是,你们先别高兴,我怎么听领导说是水产技校?这学校是干什么的?我听说现在技校不给学历呀,就是培养技术人才。”

大家伙兴致冲冲的讨论了一顿,讨论着讨论着,他们讨论出了这学校的办学目的,然后就慢慢冷静了:

水产技校,这所学校不是培养国家干部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

当然孩子能成为技术工人能端上铁饭碗是好事,但问题是水产技校是中专院校吗?能拿中专学历吗?

不是的话、拿不到的话,这样学生出来还能端上铁饭碗吗?

高云后面说话了:“咱们县里即将投建的这所技工学校,旨在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技术力量,它将是一所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规模会很大。”

“除了现在计划要开设的水产专业外,以后还计划开设海洋工程类、制冷与汽修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贸易类、食品工程类等多个专业。”

“孩子们来念书学技术,未来大有可为呀!”

有急性子的干部问道:“领导,这说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培养养鱼的技工啊?是什么编制?”

高云咂咂嘴,说:“大家伙不要老是把眼光放在编制上嘛,你们看,现在改革开放了,搞海上养殖的单位是不是多了?”

“你们在座这么多人,不少村庄也开展了海上养殖工作吧?”

“而养殖行业是需要科学指点的,科学养殖才是出路,才能赚钱。现在你们懂科学吗?你们不懂,所以就需要有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员来指导,对不对?”

干部们问道:“那就是没有编制了?”

高云说道:“嗯,没有编制,这是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

“嗨!”下面叹气声四起。

还有人嘀咕说:“明白了,这是培养渔民的学校,去了学习怎么养鱼养虾养王八。”

“那念什么念?养鱼打渔还要上学去学习?学校不收学杂费吗?不收学杂费还行。”

“不收学杂费也不去念,得让孩子有个正经出路,当不了国家干部能端个铁饭碗也行嘛,好歹吃上商品粮……”

高云听到这些话后不高兴了,说:“你们一个个的真是没有点眼光!都跟你们说了,搞海洋养殖业必须得讲科学,科学养殖才是未来的出路!”

“你们海上的养殖厂要干大,以后迟早需要雇佣技术员或者渔医,现在国家给你们培养人才,让你们各村的后生有了学技术的地方,你们还挑三拣四?真是没点数了!”

王忆知道领导说的是对的。

他这边已经开始规划安排那些人去念水产技校了。

但许多干部对此不感冒,起码不想让自家孩子去念这所学校。

他们也知道养鱼要讲科学,问题是他们自己就是打渔的,拼了命的当村干部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

那不可能。

这年头村干部能有什么出路?

他们是想给后人铺路!

如果他们铺的路就是让后人继续去打渔、养鱼吃海上饭,那他们铺个屁啊,直接领着孩子去海上喝海水、吹海风不就行了?

不过有些人还是有眼光的,他们不想让自家孩子去念水产技校,那可以鼓动其他人家的孩子去念嘛。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有句话叫一山更比一山高。

高云为什么在这里鼓动他们让孩子去念水产技校?

因为学杂费不菲!

一个学期的学费是三十元……

他把这收费标准说出来后,下面鸦雀无声,好些人用看傻逼的眼神看他:

让孩子去给国家白养三年鱼,然后每年还得交六十元的学费?

以为我们老农民好糊弄么?

高云还真想糊弄他们。

水产技校的收费标准确实有点高,寻常人家的孩子上不起这个学,可他们总得招收学生吧?

而且福海是渔业大县,成立一所水产技校、培养一批水产专业人才是很有必要的事。

但城里人家肯定不会让孩子去上这个学校、学这些专业,他们的办学目标是渔家子弟。

因为收费较高,渔家能念这个学的家庭情况都得挺不错才行,众所周知,农村一个村里谁家的家庭情况往往是最好的?

村干部!

这是此次纠集村干部们来开研讨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想鼓动他们让孩子报名。

村干部们才不干呢。

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并不想让孩子继续吃水上饭,想让孩子们去内陆、去城里头正正经经的坐个办公室。

这个想法可以理解。

他们自己吃了半辈子的海上苦,可不想再让孩子们继续吃这个苦了,否则他们奋斗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人的奋斗有个淳朴的理念:一代更比一代强!

看着村干部们又是摇头又是撇嘴,高云这边也挺无奈的,说道:“我知道这个收费标准不低,但是大家要体谅组织上,组织上现在用钱的地方多,资金压力比较大。”

“我可以向你们承诺,水产技校顺利办起来以后,过几年国家会给学生进行补贴。”

“到时候培养的水产人才归谁用?不都是归你们各村庄、生产队所用了?”

干部们继续摇头撇嘴。

这他么跟我有个球关系!

特别是人多了,牵扯到的消息也多。

有干部说:“这个水产技校的消息我知道,一开始要在佛海办来着,选了以前的驻军营房当学校,可房子老旧、光线暗淡,用水不方便,有挺多问题的。”

“后来佛海就不愿意办这个学校了,他们也是不好招生,可一开始办学校是有钱的,十几万呢,好像这钱都花在佛海了,所以现在招生学费就高了,要用学费去搞学校呢……”

这话一出来更是全场哗然:

“什么玩意儿?原来是佛海不要的东西给咱们福海啊?”

“妈的,佛海欺人太甚,把咱们福海当什么了?垃圾场啊?”

“噢,学校的钱花在佛海了,现在来了咱们福海就要多收钱养学校?欺人太甚啊!”

场下秩序要乱。

高云挥手使劲拍了拍主席台的桌子,喊道:“都安静、都安静,这乱七八糟干什么?知道的说咱们这是干部开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牲口交配!”

他的个人威信还是很足的,一拍桌子镇住了村干部们。

不过他的威信还不足以号令村干部们掏钱,更不能让村干部们冒着坏了自家孩子前程的风险去报名念水产技校。

当然高云也没有准备在这次研讨会上就把水产技校的学生给收全了,他是先给村干部们打个预防针,后面还有组合拳呢。

高云又照本宣科的将念水产技校的好处说了一大通,说的是实话,问题是渔民们就是不想让自家孩子继续当渔民!

至于水产技校不只有水产专业?

这个他们不管,反正在他们看来去水产技校念书就是没出息。

高云履行了职责后宣布散会。

村干部们本来计划在散会后到他跟前拍个马屁、露露脸,但经历了水产技校风波之后他们决定先走为妙。

甚至不敢靠近高云,怕跟高云认识后被抓壮丁,到时候拒绝了不好看、不拒绝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孩子,这事多难办!

王忆是例外,他主动去高云跟前攀谈了:“领导,聊聊水产技校的事?”

高云放下水杯感兴趣的问:“你——家里有孩子不对,你这么年轻,是家里有弟弟妹妹要上水产技校吗?”

王忆一听无语了。

这领导也是个人才,他自己恐怕也觉得念水产技校是不靠谱的事,这是一个劲的来祸害村干部呢。

不过从这点来看他人还是不错的,没有去祸害穷苦老百姓。

要知道老百姓没有眼力劲、没有见识,很容易被官方鼓动的。

他咳嗽一声说道:“不是,我没有孩子也没有弟弟妹妹。”

高云又端起了水杯。

他想了想说道:“那你哥哥姐姐要是有这个回学校重新进修的意向吗?”

这次王忆这被他弄的说不出话来了。

高云眼睛一眯先笑了起来:“跟你开玩笑的,你是怎么称呼?哪个村庄的干部?年轻有为呀。”

王忆说道:“领导您好,我叫王忆……”

“哟,天涯岛的王忆?”高云再次放下杯子并且冲他点了点头。

王忆说道:“对,领导,我是天涯岛的王忆,是这样的,我们生产队肯定有学生要来上水产技校的,而且至少要来五个,我计划着是能来十个。”

高云露出惊喜之色,他赶忙用手指指点着王忆然后对左右说:“看见没有?看见没有?这就是眼界!这就是视野呀!”

“王老师我们都知道,他是大学生,他懂知识与科学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对不对?”

王忆说道:“是的,确实是这样。”

“领导您这话有点过奖,但我确实非常清楚知识与科学的重要性,所以我赞成甚至会强行安排我们生产队的年轻人去上学。”

“不过我这次过来还不是问水产技校求学问题的,我想问一下这个校址搬迁和选择是怎么回事?”

高云不明白他怎么会关心这问题。

但王忆身份特殊,加上他还把话撂下了,说会组织生产队的青少年进水产技校念书,属于这项工作的推动者,于是高云便耐心的给他说道:

“那个佛海是我国传统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在那里建水产技校便于学习海洋渔业知识,并有就地能建起实践基地的优势,所以省里和市里起初选择在佛海建学校。”

“可是建水产技校不能在县里,否则这个不方便去接触实操知识,另一个也不方便去建立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践的基地,对不对?”

王忆说道:“对。”

高云说道:“于是就选择了佛海一个叫长山岛的地方,结果那岛上缺水严重,学生和家长来往也不方便,于是学校办了两三个月办不下去了。”

王忆诧异的问道:“我刚才听一位同志说,学校不是在一处营房中吗?”

高云干笑道:“从长山岛搬走后就去了一座驻军营房,可就像那同志说的一样。”

“房子老旧,光线不好;用水还是不方便,得去挑水还得去个挺远的地方挑水;日常生活用品还有食堂的伙食供应起来也费劲,还是干不下去!”

“最终佛海和技校互相怨声载道,咱们县里正好缺学校单位,就决定把它给接过来。”

王忆问道:“接过来之后准备放到那里去?”

高云说道:“这事还在研究中,咱们这里海岛不少,可要么山多平地少,要么淡水供应和交通有困难——不过你放心,这些事咱们县里都能解决。”

“而且你们也不要担心这个筹办资金的问题,县里已经跟省市的主管单位打好招呼了,由三级相关部门进行共同集资,肯定能办起个好学校!”

王忆说道:“领导说的好,解答了我很多疑惑。”

高云可不是吃干饭的,他看出王忆还有问题,问道:“你还觉得哪里不确定吗?说说,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王忆说道:“我没有什么疑问,我想问问领导,您了解我们天涯岛吗?”

高云点头说道:“大概了解,咱们县里外岛数得上的大岛屿,你们队里的社员比较多,人口多、劳动力充足,经济搞的很活泛。”

“听说你们的社队企业还搞起了咱们县里乃至市里头的第一家砖窑厂,这可很了不起哇,等着盖水产技校的时候,我们还得去找你们砖窑厂买砖瓦呢。”

王忆笑道:“领导客气了,不用买。”

高云也笑了:“怎么了?不买你是要送给我们用吗?哈哈,王老师的觉悟太高了,我要给他发个奖状、发个奖章呀!”

他跟周围人开起了玩笑,周围的人配合的笑了起来。

王忆说道:“行,那我就在这里先谢谢高领导了,以后盖学校用的砖头我们砖窑厂可以负责,但是有个条件!”

“这个水产技校因为性质特殊,所以建在外岛比较合适,是吧?”

“所以您考虑一下,能不能建在我们天涯岛上?”

提出这问题后,他接着便分析起来:“我们岛屿有如下几个优势,第一,交通便利,县里每天有两班客船经过,学生和家长进出学校很方便。”

“第二,我们岛上人口多,所以物资供应需求大,这种情况下来上几十个、上百个的学生,物资可以一起供应上。”

“第三,我们生产队已经向有关单位申请了,学校正在建新校舍……”

“这个事我知道。”高云下意识的说道,“你们的队长王向红给我打过报告了。”

王忆说道:“对,所以到时候建一个校舍是建,建两个校舍也是建。”

“到时候就把我们小学校舍和水产技校的校舍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很多资源可以共同利用。”

“第四,我们生产队承包了两个岛屿想要利用它们周边海域发展海水养殖,我们有足够的海域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同样借给水产技校进行使用。”

“所以你看,我们岛屿是不是挺适合承办水产技校的?”

《我在1982有个家》转载请注明来源:(www.fm990.com)

使用默认浏览器的书友,可以把万相之王添加到主屏幕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