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相之王

第238章 先发制人

2021-09-04 作者: 心飞扬
第238章 先发制人

但刘一夫不同意往后拖,他的理由是越往后拖越容易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误会,造成买官跑官要官的混乱局面,为了河阳的建设大局,为了还河阳朗朗乾坤,他主张立即动手,不给干部任何活动的空间,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就把人事动完。

两个人相持不下,只好召开常委会。

在常委会上,还没等县委书记刘世昌开口,刘一夫就站了起来,慷慨陈词。

刘一夫刚讲完,周成林又站了出来,接着刘一夫的发言,指出几年来干部用人机制的弊端,以及快速变动的八大益处。或许是受到周成林的感染,县委常委中的很多人都站在了刘一夫的一边,都支持刘一夫的提议,赞同在河阳搞一次真正意义的人事调整。

刘世昌做梦也没想到刘一夫会把持整个会场,他总认为自己才是河阳的一把手,是河阳的主宰,河阳是他的天下,只要他说了,没有人能反对,也没有人会反对,也无人能反对得了。他没想到的是,刘一夫会先发制人,就在他还没来得及调整状态去主持会议的时候,刘一夫和周成林已经控制了会场的主动权,自己连任何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刘世昌虽然憋了一肚子的火,但他还必须表现出一把手的风范。他权衡再三,还是同意了刘一夫的提议,同意调整人事,而且是尽快调整。因为,他也看出来了,他再想扭转时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光刘一夫一个人,他可以反击。以前在常委会上,刘一夫就是孤家寡人,龙建国从来不来开常委会,即使偶尔参加一次也是不到一半就急匆匆地去工地了。但今天不一样,今天周成林已经明确表态站在刘一夫的队伍里。

由于周成林这个常务副县长的加入,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而且是倾斜到刘一夫那头。

看到常务副县长明确站到县长那头,已经有人开始动摇,也站到了刘一夫的一边。

这是刘世昌开这次常委会最大的感受,也是让他感到最被动的一次常委会。

但是周成林却又说道:“刘书记啊,既然你同意尽快了,现在常委都在,与其再拖两天,我们还不如现在就研究,会后就搞民主推荐,省得夜长梦多,再出什么变故,对谁也不好交代。其实,我们河阳县在您的英明决策之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我们再在人事变革上搞一次大胆的尝试,我想一定会引起市委市政府,甚至是省委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的。您说不是吗,刘书记?”

其他常委也许都误会了刘世昌的意思,也在一旁道:“是啊,我们就来一次尝试,让市委也看看我们河阳在您的决策之下是一支想干工作的队伍。我们就连夜研究吧。”

常委们心里都有小九九,他们知道,在人事变革上,他们虽然都出席会议,都有讨论权,但主动权他们几乎没有。再说时间拖得越久,也就越多的人找他们,当有人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要是说不帮忙吧,情理上说不过去,想帮忙吧,又没那能力,与其发生那样的尴尬事,还不如马上就把问题解决了,省得将来再出现以前人事变动的那份尴尬,所以,他们都极力主张连夜研究出具体的方案。

刘世昌又一次失算了,他没想到局势会发展到连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他恼羞成怒,但还得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好啊,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也不能再说什么。但是,人事调整这样的大事,不是我们县委这几个人就能自作主张的,我们得汇报市委,听完市委的指示再说。”

说完,他拿起电话,给市委书记王庆民打电话,把会议情况向市委做了汇报。他本来以为市委不会同意立即调整,没想到他把会议的情况一汇报完,市委书记王庆民立即批示道:“就按你们研究的方案办,不搞专制,我不能干涉你们县委的自由。”

听完市委书记的批示,他只好说:“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市委也做了重要批示了,现在我们就研究吧。各人都要本着从工作的角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地那些能干工作会做工作做实事的优秀干部推荐上来,每个人都推荐,推荐完后,我们再议。”

刘一夫看了眼身旁的周成林,周成林会心地一笑。

河阳的人事调整就像晴天霹雳,响彻整个河阳县的上空,不亚于十二级地震,把河阳震得地动山摇。没有任何象征,没有任何先兆,干部就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先是组织推荐,组织推荐后就搞民主测评,测评后紧接着就推荐,推荐后就唱票组织谈话,一场声势浩大的人事变动两天的时间就结束了。

这也可以说是整个河阳历史上最正经最规范最没有猫腻的一次干部调整。在整个干部调整中,几乎没有任何人请客送礼,也没受到任何的外界干扰。

这次干部调整也成了人们议论最多,但也是评价最高,非议最少的一次人事调整活动。

《权色大局》转载请注明来源:(www.fm990.com)

使用默认浏览器的书友,可以把万相之王添加到主屏幕哦~

关闭